河南有澄泥硯、天壇硯、黃石硯、虢石硯和共硯五大硯種。五大硯種的“大”是指河南這五個硯種發(fā)展的比較好,有資源,有人才,有規(guī)模。
澄泥硯最重要的產地在虢州(今河南新安縣一帶)。澄泥硯歷史十分悠久,早在唐代以前就有產出,至唐、宋最負盛名。澄泥硯以上佳的質地、人與自然的完美統(tǒng)一、古雅的形制、絢麗的色彩,千百年來為皇室豪門,社會各界所重視。2003年,新安的澄泥硯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 “中國澄泥硯之鄉(xiāng)”榮譽稱號。
天壇硯亦稱盤谷硯。因其硯石產于河南省濟源市天壇山東部太行山之陽的盤谷而名。據漢代出土文物考證,距今已有二千余年。盤谷硯石質細膩、溫潤如玉,有青斑、豬肝紅、柳芽黃、豆青、天藍、三彩、瓜籽、云霞等多種石品。唐代文豪韓愈曾題銘,并受到歷史名人蘇軾、紀曉嵐、謝慎修、徐世昌等的稱贊。盤谷硯的題材有吉祥圖案,歷史典故,天壇攬勝、書法碑帖等,呈現中原河洛文化的地方特色和藝術風格。
黃石硯亦稱方城硯。因其硯石產于河南省南陽方城縣獨樹鎮(zhèn)硯山鋪黃石山而名。相傳此地為漢代張良侍奉其師黃石公史稱黃石山。其歷史悠久,宋代米芾《硯史》有載。其硯石質細膩堅潤、溫潤保濕。有馬肝紅、青紫、藍青、墨紫、鳳眼等石品。當代硯藝吸收南陽玉雕技藝,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楚豫文化內涵。
虢石硯亦稱虢州硯、桑稠硯。因其硯石產于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朱陽鎮(zhèn),此地唐代為虢州朱陽縣而名。其歷史悠久,虢州石從唐代已開始用以制硯,唐時曾列為貢品,唐杜佑《通典》記載:“虢州歲貢十硯!彼未总馈冻幨贰酚涊d:“虢州石,色紫可愛,發(fā)墨不滲。久之,石漸損回硬,墨磨之則有泥香!彪街菔|細膩溫潤,有檀紫、翠綠、鵝黃、多彩等石品。制作工藝獨特,以石賦意、以意賦形、做工細膩,有鮮明的中原地方特色和歷史文化內涵。
共硯亦稱共山硯。因其硯石產于河南省新鄉(xiāng)輝縣蘇門北的共山而名。此地古稱共國,以遠古共工氏而著名。從出土文物考證,自仰韶文化的原始硯起,歷代均有制作。其硯石質細膩、溫潤如玉、色澤典雅、文理佳麗、獨具特色,有鱔魚黃、羊肝青、榴皮紅、麥葉綠、天藍、紅綠、魚籽、墨玉等石品。硯品設計巧妙,因材施藝、雕工精細、巧奪天工,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深厚文化內涵。